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你有多久没看过萤火虫了?每逢夏末秋初,草木葱翠间,忽闪忽闪的光芒是不少人争相追逐的“夏夜浪漫”。
眼下,在浙江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这份来自大自然的奇妙微光正闪烁地更加“坚定”。日前,潮新闻记者从浙江农林大学获悉,该校森林保护专业学生周颐历经三年成功驯化了一种半水生萤火虫新种“周氏萤”。
“周氏萤”打造的“人造银河” 受访对象供图
由周颐成立的杭州萤晖生物科技公司每年可繁殖近百万头“周氏萤”,单只售价6-10元,可以为娱乐场所、大型商场、文旅景区及科普场馆提供特色荧光场景服务。
跨越 12 省的新种探索
打破一闪一闪的“限定款”
萤火虫,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记忆,具有极高的生态、科学与社会价值。作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我国严禁野生活体萤火虫交易,非法交易20只以上即可入刑。
然而,一直以来,萤火虫在文旅、影视、科普等领域需求旺盛,私下售价可高至每只5-20元,盗捕盗卖屡禁不止,野生种群保护压力巨大。
与野生萤火虫面临的困境相对应的则是国内萤火虫人工驯化的技术瓶颈。尤其对于依赖水陆交错环境的半水生萤火虫,面临着“栖息环境模拟难、营养供给保障难、繁殖周期同步难、行为调控实现难”四座技术大山。
一边是法律保护的刚需,一边是产业需求的灼热,中间是难以逾越的技术鸿沟——让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光芒”成为不得不的“限定款”。
“必须找到一条既能保护野生种群,又能满足产业需求的路。”在大约三年前,周颐在“萤火虫产业第一人”、导师王义平教授的指导下带领团队,踏上了探索之路。
在网络电玩城支持下,这支由多专业交叉组成的团队不断寻觅适合选育的萤火虫新品种,足迹遍布全国12省29市。
周颐寻觅萤火虫新种工作图片 受访对象供图
“在一次偶然的野外寻觅过程中,我们在海南五指山发现了一种具有‘稳态高亮’特性的突尾熠萤新种。”周颐介绍。经权威鉴定,该物种与已知物种存在明显差异,符合新物种标准,并被正式以负责人的姓氏命名为“周氏萤”。
“发现新种只是第一步,驯化才是真正的硬仗。”周颐说,发现“周氏萤”这一新种以后,他们团队集中力量,针对半水生萤火虫驯化的四大难题,展开了系统性攻关。
从繁殖、养育到驯化
一场不可能到可能的技术攻关
据介绍,研究团队通过梯度实验进行了反复调整,先后研发了活动区湿控系统、专用养殖设备及立体养殖系统,精准模拟野生栖息环境,成功破解环境模拟难题。随后,他们深入调查野生食谱,开发出含优质蛋白的复合凝胶饲料,实现营养配置标准化,保障幼虫发育需求,攻克了营养供给难关。
同步化繁殖是规模化养殖的核心命门。团队如同精准的“时间调音师”,通过精密调控温湿度、光周期等环境参数,巧妙定点使用蜕皮激素,硬生生将原本难以预测的预蛹周期“捋顺”,将成虫同步羽化率提升至85%以上。同时,他们建立了核心种群数据库,如同选育良种,筛选出最优秀的个体。
如何让成虫在需要时发光、求偶?团队洞悉萤火虫的“语言”,利用其生理特性,人工模拟特定光信号和性信息素,激发其最原始的本能。通过创造性地引入“光信号+食物奖励”的条件反射训练,让本来随性的“生物精灵”,可以在可控范围内展示它们的“光之舞蹈”。
以发光强度、繁殖能力和抗逆性为选育目标,最终,科研人员们筛选出前1% 的优质个体,让“周氏萤”在各方面全面领先于现有驯化品种。据介绍,中国科学院院士印象初、康乐等昆虫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守攻等林业专家,在得知“周氏萤”的成功驯化后,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周氏萤” 受访对象供图
当小精灵延伸为重点产业
“荧光经济”点亮致富路
如今,在四川省天台山科普馆、四川省青神竹里荧光艺术馆等地,每当夜幕降临,草丛间,来自“周氏萤”的一抹抹荧光已经开始稳定而明亮地闪烁。这不仅显著提升了当地游客量,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自然之美,也点亮了当地的“夜空经济”,新增了就业岗位,促进了百姓增收。
2025年,周颐团队带着驯化成功的萤火虫新种成立公司专注于“周氏萤” 的规模化繁殖与应用。截至目前,已有多家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采购合同,预计今年年底即可实现营收超百万元。
周颐在实验室培育 受访对象供图
据统计,“周氏萤” 的规模化供应,将从源头减少野生萤火虫盗猎需求,直接带动 30人就业,间接创造 400余个岗位。团队成员也在项目中获得全方位成长,斩获省级及以上奖项 10 余项,走出了一条实践育人、生态报国的道路。
“‘周氏萤’团队从实验室里的微光到产业中的星火,他们用三年攻坚证明: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非对立,科技赋能下,小小的萤火虫也能点亮生态与产业共生的共富之路。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带着这束来自五指山的‘点点荧光’继续点亮夜空经济,向着更广阔的未来闪烁。”指导老师、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王义平说道。
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205541&from_channel=65c07d531d643e00014e2e5f&top_id=3205586&source=weixin 潮新闻:20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