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7月1日至8日,化材学院“青耘于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开化县长虹乡,开展了一场为期7天的乡村闲置空间活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565份有效问卷数据为基础,通过专业测量与创新设计,为当地闲置空间改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实践团采用“问卷+访谈+实地测量”三位一体的调研方法,系统采集了长虹乡桃源村、下淤村、芳村等地的闲置空间数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的村民支持闲置空间改造,62%的村民关注旅游淡季收入问题,45%的老年村民更重视医疗配套服务。特别是在下淤村,团队发现该村虽拥有1.5亿元集体资产,但仍有70%的村民对空间活化利用抱有期待。
针对桃源村600㎡闲置榨油厂,团队创新提出“轻量化改造”理念,特别提出淡季转换,使空间利用率能提升40%;在下淤村,团队针对1.5亿元集体资产提出“文旅+康养”复合开发建议;在芳村则重点规划医疗配套空间改造。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农林、建筑、设计等学科专业优势,将现代设计语言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每个空间都成为讲述乡村故事的载体。方案获得村干部和村民的广泛认可。
实践团最后形成《长虹乡闲置空间活化报告》,创新性提出“空间针灸”概念,通过关键节点改造带动闲置空间整体提升。团队将与当地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持续跟踪方案落地见效。
从565份问卷调查到7套定制方案的专业输出,“青耘于农”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青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见证者,更是创新的实践者。当旧厂房遇见新创意,当青春智慧碰撞乡土文化,一幅幅空间活化的美好蓝图正在长虹乡徐徐展开。
(化材学院 何怡磊 郭世贤)